为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普及科学知识,5月25日上午,南阳市科技馆展教部和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的老师们走进上海福山正达南阳外国语学校开展2023年科技活动周暨科技工作者日活动,将奇妙有趣的科学实验与引人入胜的国学经典带到校园课堂。
在科学课堂上,市科技馆展教部的聪聪老师以解决过河问题为开场,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桥梁,介绍了古代的拱桥到现代的高架桥。老师的讲解让同学们对桥梁结构、材质、种类有了基本认知并引发了思考:“桥的作用这么大,如果出现桥梁被毁掉该怎么办?”同学们带着问题进入到本节课的重点:“倍力桥”。
倍力桥是由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工程师(Donald Bailey),于二次大战时期,为解决军队渡河的问题,利用预先设计好的钢架迅速组合而成的人工便桥。它上端的纵梁压在横梁上,横梁又压在相对一根纵梁上,上下两根纵梁夹住一根横梁,使得横梁不能移动,结构简单稳固。
知道原理后,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开始搭建,木棍间交错重叠,不一会时间,同学们都顺利地做出了拱桥的形状。
在“桥梁承重比赛”中,重物(音响)压在制作好的倍力桥上,若桥梁可以保持五秒不动即视为挑战成功。同学们一个个摩拳擦掌,兴奋极了。
除了有趣的科学实验,市青少年课外活动中心的吴老师还为上海福山正达南阳外国语学校的同学们带来了主题为“品国学之美,承中华之德”的国学《道德经》课程。
吴老师带领四年级的学生们一起解读《道德经》中的智慧。首先,吴老师介绍了《道德经》的作者,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阐释《道德经》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所包含丰富的人生哲理。同学们个个兴致满满,听得津津有味。吴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朗读了《道德经》,让大家在诵读中感受它的魅力。最后,同学们积极踊跃发言,结合自身实际畅想自己的美好未来!
今后,市科技馆在南阳市科协的指导下,继续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助力我市“双减”工作,并积极探索“双减”政策稳步实施下促进“五育融合”的有效推进,为进一步提高我市中小同学的科学素质,促进同学全面健康发展保驾护航。